发布时间:2025-10-20 00:00:00 阅读量:18
"妈,您这锅铲都快戳到鼻尖了!"去年中秋家庭聚餐时,我瞅着母亲眯着眼睛炒菜的模样,心里直发酸。父亲戴着老花镜看报纸,时不时还要摘下来揉眼睛,嘴里嘟囔着"这字儿怎么越看越模糊"。这对退休教师夫妇,曾经站在讲台上挥洒自如,如今却被一副眼镜困住了生活。

"近期看东西总像隔着层毛玻璃。"母亲擦着眼镜说。起初我们以为只是老花加重,直到社区体检报告显示:母亲双眼白内障初期,父亲右眼已达中度。这个消息像块石头压在我心头——原来他们总说"没事",不过是怕给我们添麻烦。
"现在看学生作业本上的字,得举到半米外。"父亲苦笑着翻出他的老花镜收藏盒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五副不同度数的眼镜。"早上戴这副看手机,中午换那副看报纸,晚上还得加个放大镜..."他的话让我想起每次回家,总看见他们举着手机找焦距的样子,活像两个认真的摄影师。
白内障这个"视力小偷",正悄悄偷走父母的生活质量。做饭时看不清调料瓶,散步时错过路边的花开,连比较爱的广场舞都因为看不清领舞动作而放弃。更让我揪心的是,母亲开始拒绝参加老同学聚会:"人家都打扮得精精神神的,我戴着两副眼镜像什么样子。"

带着满腹疑问,我陪父母来到苏州光明眼科。诊室里,张主管用个有趣的比喻打消了我们的顾虑:"传统单焦点晶体就像定焦相机,只能看清一个距离;三焦点晶体则是全景相机,远中近都能拍清楚。"
原来,传统白内障手术只是"换镜头",却解决不了老花问题。而三焦点晶体创新性地设置了三个焦点:看远(5米外)、看中(1米左右)、看近(40厘米内),相当于给眼睛装了"自动变焦"功能。这让我想起父亲总念叨的:"要是能像年轻时那样,抬眼能看黑板,低头能批作业就好了。"
"那靠谱吗?"母亲比较关心这个问题。张主管笑着展示手术动画:"通过2毫米的微切口,用超声乳化吸出混浊晶体,再植入折叠的三焦点晶体,整个过程10分钟左右。"看着模拟动画里那个小小的晶体在眼内展开,我们悬着的心落了一半。

手术当天,我攥着母亲的手在等候区来回踱步。她反而安慰我:"你爸昨天还念叨,当年生你都没这么紧张。"这时,护士推着轮椅过来:"阿姨,咱们去变魔术啦!"
走进手术室,母亲躺在精密的仪器下,张主管边操作边解说:"现在要滴表麻药了,有点凉凉的感觉...""开始制作切口了,您会听到'滋滋'声..."透过观察窗,我看见母亲始终带着微笑,后来她告诉我:"其实能感觉到医生的手很稳,像在雕一件艺术品。"
父亲是第二天做的手术。术后他兴奋地给我发语音:"闺女!我现在看窗外树叶上的露珠都清楚得很!"那语气活像发现了新大陆的孩子。护士打趣说:"叔叔现在看什么都新鲜,刚才盯着钟表看了十分钟呢。"

"能给我拿份报纸吗?"术后第二天清晨,母亲突然说。当我递过报纸时,她竟没找眼镜就念了起来:"《苏州园林保护新规》...这字儿怎么比戴眼镜还清楚?"父亲在旁边凑热闹:"让我看看,让我看看!"两人头碰头看报的画面,让我鼻子一酸——上一次见他们这样,还是我小学时他们一起批改作业。
比较逗的是做饭场景。母亲系着围裙在厨房转悠,突然喊:"老张,酱油瓶在第二格!"父亲应声而答:"看见啦,别喊了,我耳朵没坏!"这要放在以前,找瓶酱油得把整个橱柜翻个底朝天。现在他们做饭时哼着小曲,锅碗瓢盆碰撞声都透着欢快。
晚上散步时,母亲突然停下:"那是什么花?"顺着她手指的方向,我看见一丛淡紫色的二月兰。"是二月兰呀妈,您以前不是比较喜欢吗?"她愣了下,随即笑了:"现在看什么都像头一次见,连路边的野花都变漂亮了。"

上周家庭聚会,表姐举着手机要合影,母亲自然地摆出姿势,再也不用先找眼镜。照片里她眼角的皱纹都带着笑意,让我想起她年轻时当班主管的样子——那时她站在讲台上,目光能穿透整个教室。
父亲现在成了社区书法班的"明星学员"。上周他挥毫写下"老当益壮"四个大字,引得老伙伴们纷纷围观。"以前戴老花镜写小楷,写两行就得歇会儿。"他擦着毛笔说,"现在连续写半小时都不累眼。"
更让我感动的是母亲的变化。她重新参加了老年大学的花艺课,上周还捧回个"更佳创意奖"。颁奖时她笑着说:"以前插花得把花枝举到眼前看,现在一眼就能看出层次。"回家路上,她突然说:"闺女,明天陪我们去平江路走走吧,听说那边的评弹特别好听。"

现在每次回家,都能看见父母新的变化:母亲开始研究智能手机摄影,父亲在阳台种了整排多肉。他们不再因为看不清而拒绝社交,反而主动约老同事喝茶聊天。有次母亲悄悄告诉我:"现在照镜子,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几岁。"
作为子女,我更大的感悟是:别让"再等等"变成"来不及"。当初要是早点带父母检查,他们就能早几年享受清晰视界。现在每次视频,看到父母明亮的眼神,我都庆幸做了这个决定。
然后想对同龄人说:父母的视力健康,真的等不起。当他们开始频繁抱怨"眼睛累",当他们看书要举到一臂远,当他们走路开始畏光,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。与其买更贵的保健品,不如带他们做个专科检查——毕竟,能看清国内外的眼睛,才是比较珍贵的礼物。

看着父母现在神采奕奕的样子,我忽然明白:所谓孝顺,不仅是让他们衣食无忧,更是帮他们找回被岁月偷走的精彩。就像那枚小小的三焦点晶体,不仅照亮了他们的视界,更重新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。这,大概就是科技比较温暖的模样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