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7-25 11:38:17 阅读量:2
提到青光眼,许多患者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“视力小偷”“不可逆损伤”这类令人焦虑的标签。
作为海内外第二大致盲眼病,青光眼非常棘手之处在于早期症状隐蔽,不少患者确诊时已面临视野缺损。
但在哈尔滨,一支由实力出众医生领衔的团队——哈尔滨眼科242医院青光眼医生团队,正用扎实的可靠技术和创新治疗方案,帮助患者打破“眼压高=视力衰退”的困境。
青光眼的治疗考验的不仅是医生的技术,更是临床经验和全局管理能力。
哈尔滨眼科242医院青光眼医生团队的核心成员均深耕眼科领域超20年,主诊医生累计接诊青光眼患者超万例。
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紧急降压处理,到开角型青光眼的长期管理,团队形成了“早筛-精细分型-个体化干预”的完整体系。
一位术后5年未复发的患者老张回忆:“当初跑了几家医院,有的建议立刻手术,有的让继续用药。
直到遇到这里的医生,他们用详细的房角镜检查确定了我适合小梁切除术,术后还制定了复查计划,这几年眼压一直稳稳的!”
传统青光眼手术常伴随创伤大、回归慢的问题。
而哈尔滨眼科242医院青光眼医生团队优先引入的小创口青光眼手术(MIGS),将切口控制在毫米级,通过房水引流装置或激光成形术,实现精细降压。
一名团队医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:“过去像疏通堵塞的下水管,得掀开地面大修;现在用小创口技术,就像从管道内部精细疏通,既能解决问题,又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。”术后患者通常第二天即可出院,且并发症风险大幅降低。
青光眼可分为数十种类型,不同年龄、病因、病程的患者需求截然不同。团队坚持“一人一策”:
早期患者:优先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(SLT),没有创口调节房水排出;
进展期患者:结合小创口手术+药物控制;
复杂病例: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等跨学科方案,一次解决多重问题。
曾有一位年轻妈妈因激素性青光眼视力骤降,团队为其设计了分阶段治疗方案——先通过前房穿刺快速降压保护视神经,待全身病情稳定后实施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。如今她不仅能照顾孩子,还重返职场。
“手术成功只是头一步,”团队负责人强调,“青光眼是长期疾病,必须建立‘医患共管’模式。”为此,哈尔滨眼科242医院青光眼医生团队开发了专有的随访系统:
智能监测:患者可通过家用眼压计上传数据,医生实时调整用药;
定制提醒:根据季节变化、用药周期推送护眼建议;
心理支持:开设患者社群,定期邀请改善者分享抗病经验。
作为东北地区青光眼诊疗标杆,医院配备OCT视野分析仪、超声生物显微镜(UBM)等较高设备,确保诊断正确到微米级。
但更让患者感动的是细节处的温度:诊室常备不同度数的老花镜方便老年人填写资料,检查室播放轻音乐缓解紧张情绪,甚至为外地患者协调住宿资源。
“很多医生只关注眼压数字,这里的医生却会耐心解释每一张检查图的意义,让我真正理解治疗方案。”
一名教师的评价道出了团队的理念——医学不仅是技术,更是对患者需求的深度共情。
用可靠与温度,守护每一寸视野的清晰
面对青光眼这场视力保卫战,哈尔滨眼科242医院青光眼医生团队用20年积淀的临床智慧、创新小创口技术和全程管理模式,让患者从“被动治疗”转向“主动掌控”。毕竟,清晰视界值得被温柔捍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