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8-14 16:26:12 阅读量:8
东莞华厦眼科医院凭借一支技术扎实、分工明确的医疗团队,在近视矫正、儿童视光管理及复杂眼病诊疗领域积累了良好口碑。本文聚焦梁秀栋、罗建、张晓山三位医生的核心专长,解析其技术特点与临床实践。
作为东莞华厦眼科业务院长,梁秀栋深耕屈光手术领域近二十年,是同时获得德国蔡司全飞秒、瑞士STAAR公司ICL晶体植入双认证的手术医师。其手术风格以"精细化设计、个性化实施"著称,术前通过20余项眼部参数检测,结合患者职业需求、用眼习惯及角膜条件,定制半飞秒、全飞秒或ICL晶体植入方案。
临床中,梁秀栋尤其擅长处理复杂病例:曾为角膜薄至460微米的患者成功实施全飞秒手术,突破传统术式对角膜厚度的限制;针对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,通过Toric ICL晶体实现视力矫正与散光控制双重目标。截至2024年,其个人手术量已超1.5万例,术后一年内裸眼视力1.0以上比例达96%。
从事小儿眼科与视光学临床工作十二年的罗建医生,是东莞地区较早开展角膜塑形镜(OK镜)验配的医师之一。其技术优势体现在三个维度:
精细验配:运用角膜地形图仪、眼生物测量仪等设备,对角膜形态、泪膜质量进行智能化分析,确保镜片参数与角膜曲率匹配度达98%以上;
长期管理:建立"验配-佩戴指导-定期复查"全流程档案,针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期眼轴变化动态调整方案;
并发症防控:通过规范护理培训及定期眼底筛查,将角膜点染、干眼等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2%以下。
罗建团队每年完成OK镜验配超800例,其中8-12岁近视进展较快儿童经干预后,年眼轴增长控制在0.2mm以内的比例达75%。
张晓山院长作为东莞华厦眼科白内障学科带头人,其技术亮点集中于两方面:
小创口白内障手术:采用2.2mm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,配合多焦点、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,术后次日即可重获基本用眼需求。曾为92岁高龄患者成功实施手术,术后视力从0.1提升至0.6;
眼底病联合诊疗: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黄斑裂孔等复杂病例,联合眼底激光、玻璃体腔注药及小创口玻璃体切割术,构建阶梯式治疗方案。2023年其主导的"糖尿病眼病关爱计划"使患者视力稳定率提升至89%。
临床数据显示,张晓山团队年完成白内障手术超2000例,其中四级手术(高难度复杂手术)占比达35%,术后脱盲率98.7%。
东莞华厦眼科推行"主诊医师负责制+多学科协作"模式:屈光患者由梁秀栋团队主导,术前需经眼底病科排查隐性眼病;OK镜验配需联合角膜科评估泪膜稳定性;白内障患者若合并眼底病变,则由张晓山团队与眼底病科共同制定手术方案。这种交叉协作机制有效降低了漏诊率,2024年医院疑难病例会诊量同比提升40%。
这支以专科分工为基础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疗团队,正通过持续的技术精进与服务优化,成为东莞及周边地区眼健康管理的可靠选择。无论是青少年近视防控、成年人视力矫正,还是中老年眼病治疗,患者均能在此获得科学、系统的解决方案。